洪冬英在致辭中對來自全國各地參加暑期學校的各位學員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對為本次暑期學校授課的專家學者、所有參與籌備工作的老師和志愿者們表示了衷心的感謝。她指出,在當前的法學教育背景下,高層次創新人才的培養與社會需求仍然存在較大差異,高校應當積極推進綜合改革,不斷為法學教育營造創新氛圍。暑期學校正是華東政法大學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中的一項重要舉措,華政也將以最優秀的師資、最優質的服務、最嚴謹的管理使本次暑期學校成為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學術盛宴。
中國政法大學2016級刑法學專業博士研究生柳安然作為學員代表進行發言。她代表全體暑期學校學員感謝主辦方提供了如此寶貴的學習機會,并表示網絡為社會生活帶來了變革,盡管刑法順應社會發展的潮流設定了網絡犯罪的相關罪名,但在司法實踐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她表示,面對技術變革帶來的挑戰,法律人應運用創造能力,積極理性地應對,并期待各位學員能在暑期學校中收獲更多知識。
張明軍在總結講話中表示,華東政法大學被譽為法學教育的東方明珠,在大力推進研究生綜合素質教育、培養法學高端拔尖創新人才等方面做出貢獻。本次暑期學校主題意義非凡,有利于培養各位學員的學術前見,增強法治意識。他希望,各位學員能在暑期學校中見證學者風范、聆聽專家意見,積極展示自己學術能力、表達學術見解,期盼暑期學校能點燃學員的學術熱情,激勵各位在法學道路上繼續前行,成為推動法學建設的棟梁和根基。
2018年上海“涉互聯網犯罪的懲治與預防”研究生將持續10天,學員來源廣泛,招錄了國內41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99名學員,其中青年教師10名、司法實務工作者1名、博士研究生27名及碩士研究生61名。在師資力量方面,集聚了劉憲權、高奇琦、王遷、鄭戈、吳弘、黃武雙、王永全、歐陽本祺、陳洪兵、蔡雄山、吳波、吳沈闊、皮勇、吳允鋒、桑本謙、羅開卷、梁根林和連斌等眾多著名專家學者為本次暑期學校授課,很多是刑法學界的中青年法學名家。開學典禮后,劉憲權教授為學員們作了題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刑事責任演變: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第一講報告,拉開了本次上海法學研究生暑期學校的序幕。(研究生教育院、刑事法學研究院)